Monday, October 06, 2008

针砭

针砭 (zhen1 bian1)

针砭:用砭石制成的石针。亦谓针灸治病。 宋 苏轼 《休兵久矣而国益困》:“不忍药石之苦,针砭之伤,一旦流而入於骨髓,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,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。” 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·鍼砭》:“古者鍼砭之妙,真有起死之功。” 清孙枝蔚 《自号浊翁因赋》:“此疾何时瘳,难施鍼砭术。”张弦 《记忆》:“如果说,今日的痼疾已到了难于针砭的地步,那么,起初的癣疥之患,不就发生于你 秦慕平 这块基本健康的肌肤之上吗?” (1)
n., acupuncture; v.t., (fig.) give painful but much needed advice. (2)

砭:古代治病用的石针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“ 扁鹊 怒而投其石” 汉 高诱 注:“石,砭;所以砭弹人臃肿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“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石谓砭石,即石箴也。古者攻病则有砭,今其术絶矣。” 明 张萱 《疑耀·针砭药饵》:“治病者,惟针之效最神,疑古先有针而後有药饵也。针本以石爲之,名曰砭,後世乃易以金耳。故曰药石者,谓药与砭,非谓金石之石也。” (1)

东方朔、枚皋之流,是中国式之滑稽始祖,又非幽默本色。正始以后,王何之学起,道家势力复兴,加以竹林七贤继出倡导,遂涤尽腐儒气味,而开了清谈之风。在这种空气中,道家心理深入人的心灵,周秦思想之紧张怒放,一变而为恬淡自适,如草木由盛夏之煊赫繁荣而入于初秋之豪迈深远了。其结果,乃养成晋末成熟的幽默之大诗人陶潜。陶潜的责子,是纯熟的幽默。陶潜的淡然自适,不同于庄生之狂放,也没有屈原的悲愤了。他《归去来辞》与屈原之《卜居》、《渔父》相比,同是孤芳自赏,但没有激越哀愤之音了。他与庄子,同是主张归返自然,但对于针砭世俗,没有庄子之尖利。陶不肯为五斗米折腰,只见世人为五斗米折腰者之愚鲁可怜。庄生却骂干禄之人为豢养之牛待宰之彘。所以庄生的愤怒的狂笑,到了陶潜,只成温和的微笑。我所以言此,非所以抑庄而扬陶,只见出幽默有各种不同。议论纵横之幽默,以庄为最,诗化自适之幽默,以陶为始。大概庄子是阳性的幽默,陶潜是阴性的幽默,此发源于气质之不同。不过中国人未明幽默之义,认为幽默必是讽刺,故特标明闲适的幽默,以示其范围而已。 (3)


(1) 《汉语大词典》,商务,2002。
(2) 《当代汉英字典》,林语堂,http://humanum.arts.cuhk.edu.hk/Lexis/Lindict/
(3) 《林语堂作品精选》,长江文艺,2004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