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y 26, 2009

牴牾

牴牾 (di3 wu4)

牴牾:亦作“ 牴啎 ”。
1.抵触,矛盾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六家》:“况左右配属,班 荀 之与 郑 戴 ,又名牴牾。” 金 王若虚 《史记辨惑一》:“混淆差互,一至於此。盖不惟牴牾於经,而自相矛盾亦甚矣。”《明史·罗通传》:“ 通 本 谦 所举,而每事牴牾,人由是不直 通 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居室·联匾》:“柱圆板方,柱窄板阔,彼此牴牾,势难贴服。”章炳麟 《秦献记》:“僕射 周青臣 用面谀显, 淳于越 相与牴啎,釁成而 秦 燔书。”啎,一本作“ 梧 ”。 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五篇:“《隋志》有《列异传》叁卷……两《唐志》皆云 张华 撰,亦别无佐證,殆後有悟其牴牾者,因改易之。”
2.引申谓用言语顶撞、冒犯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翁姑薄让之,女牴牾不可言状。翁姑忿怒,逼令大归。”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戴监生》:“老人遂发怒声曰:‘稚子何敢牴牾先辈!’” (1)
conflict. (2)

牴:触,用角顶。《说文·牛部》:“牴,触也。” 碧野《我怀念的是牛》:“二青牦喜欢开玩笑,爱牴人。” (1)

牾:违逆,不顺从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讼之巽》:“行触大忌,与司命牾。”《汉书·酷吏传·严延年》:“大姓 西高氏 、东高氏 ,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,莫敢与牾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牾,逆也。” (1)

要了解一国民的文化,特别是外国的,我觉得如单从表面去看,那是无益的事,须得着眼于其情感生活,能够了解几分对于自然与人生态度,这才可以稍有所得。从前我常想从文学美术去窥见一国的文化大略,结局是徒劳而无功,后始省悟,自呼愚人不止,懊悔无及,如要卷土重来,非从民俗学入手不可。古今文学美术之菁华,总是一时的少数的表现,持与现实对照,往往不独不能疏通证明,或者反有牴牾亦未可知,如以礼仪风俗为中心,求得其自然与人生观,更进而了解其宗教情绪,那么这便有了六七分光,对于这国的事情可以有懂得的希望了。 (3)


(1) 《汉语大词典》,商务,2002。
(2) 《当代汉英字典》,林语堂,http://humanum.arts.cuhk.edu.hk/Lexis/Lindict/
(3) 《生活的况味》,周作人,天津教育,2007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