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ne 07, 2007

大放厥辞

大放厥辞 (da4 fang4 jue2 ci2)

大放厥辞:厥,其也。本指写作时极力铺陈。唐·韩愈·祭柳子厚文:玉佩琼琚,大放厥辞。后转为大发议论,多含贬义。如:他歪曲事实,在报章杂誌上大放厥辞,混淆大眾视听。或作大放厥词。 (1)
talk a lot of nonsense; let loose a torrent of empty rhetoric. (2)

cf. 厥功甚伟

泰戈尔在世界文学中,究占如何位置,我们此时还不能定,他的诗是否可算独立的贡献,他的思想是否可以代表印族复兴之潜流,他的哲学(如其他有哲学)是否有独到的境界——这些问题,我们没有回答的能力。但有一事我们敢断言肯定的。就是他不朽的人格。他的诗歌,他的思想,他的一切,都有遭遗忘与失时之可能,但他一生热奋的生涯所养成的人格,却是我们不易磨翳的纪念。(泰戈尔生平的经过,我总觉得非是东方的,也许印度原不能算东方(陈寅恪①君在海外常常大放厥词,辩印度之为非东方的。))所以他这回来华,我个人最大的盼望,不在他更推广他诗艺的影响,不在传说他宗教的哲学的乃至于玄学的思想,而在他可爱的人格,给我们见得到他的青年,一个伟大深入的神感。他一生所走的路,正是我们现代努力于文艺的青年不可免的方向。他一生只是个不断的热烈的努力,向内开豁他天赋的才智,自然吸收应有的营养。他境遇虽则一流顺利,但物质生活的平易,并不反射他精神生活之不艰险。我们知道诗人、艺术家的生活,集中在外人捉摸不到的内心境界。历史上也许有大名人一生不受物质的苦难,但决没有不经心灵界的狂风暴雨与沉郁黑暗时期者。葛德②是一生不愁衣食的显例,但他在七十六岁那年对他的友人说他一生不曾有过四星期的幸福,一生只是在烦恼痛苦劳力中。泰戈尔是东方的一个显例,他的伤痕也都在奥密的灵府中的。 (3)

① 陈寅恪(1890--1969),历史学家,早年留学日本国、德国研究梵文.归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。
②葛德,通译歌德,德国诗人。


(1) 《国语辞典》
(2)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外研社,2002。
(3) 《徐志摩散文》,浙江文艺,2000。

No comments: